官方微博登录|注册收藏本站|联系芝然斋|网站地图您好!欢迎访问芝然斋刺绣官方网站!

咨询热线021-50398537

热门关键词:

芝然斋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芝然斋资讯 » 刺绣百科 » 顾绣今昔

顾绣今昔

文章出处:网责任编辑:作者:人气:-发表时间:2013-09-07 15:46:00 字体大小:【

  2005年中国丝织艺术品拍卖会上,一件八开“韩希孟花鸟册页”成交价达165万元人民币,一帧“群仙祝寿图”拍出77万元。这只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少数流入民间的藏品。

  顾绣,相传得于宋代宫廷绣技法。顾名世的长子顾箕英之妾缪瑞云,在闺阁就擅长宋绣,进露香园后有机会见到了不少家族珍藏的宋、元名家字画,又兼顾家文人雅士往来评点,艺术熏陶,绣画水平更臻精致。她在继承宋绣劈丝、配色、针法等优秀传统基础上,把自己的观察和艺术感受渗透到刺绣创作中,在针法运用、配色和材料选配等方面有不少创新和发展。清姜绍书《无声诗史》中,称缪氏刺绣人物“气韵生动,字亦有法,得其手制者,无不珍袭之”。当时就有“上海顾绣始于缪氏”之说。

  集顾绣之大成的是有“武陵绣史”之称的韩希孟。她是顾名世的次子顾振海的二儿媳。出身湖南武陵书香门第,尤擅工笔画,所绘山水花卉笔墨清丽,当地有才女之名。“韩希孟深通六法,远绍唐宋发绣之真传,摹绣古今名人书画,别有会心。”(徐蔚南《顾绣考》)

  韩希孟嫁入顾家,正值露香园鼎盛时期,高朋满座,衣食无忧。丈夫顾寿潜曾师从明代著名大书画家董其昌,不仅能诗善画,难得的是对顾绣亦情有独钟,别号“绣佛斋主人”。夫妇两人琴瑟和谐,进一步发展针法的特技加之丝线辅助羽毛、麻、绒等丰富色彩和质感,以及补色技巧来体现原画稿的神韵,力求使所绣的人物、山水、花鸟达到“不是写生画,胜似写生画”的意境。

  明崇祯七年(1634年),韩希孟以宋、元名画为蓝本,摹临刺绣,历经数年,汇成八幅方册。其中的《洗图》仿赵子昂风格,《女后图》摹宋画风格,《米画山水图》仿米芾笔法,《花溪渔隐图》仿元代王蒙笔法……册尾有其丈夫顾寿潜的跋文,董其昌逐幅题词。这便是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堪称绣画第一藏的《顾绣宋元名迹册》。

  顾绣至此时生成为与琴棋书画齐列的一种艺术样式,成为士大夫阶层相互鉴赏馈赠的奢侈礼品。顾绣真正走向社会,影响到四大名绣生成,产生商业价值,却是由顾家露香园的衰败开始。

  顾名世的曾孙女顾玉兰,美貌能诗画,而且家传绣技不亚于韩氏,出嫁后生有一子,24岁守寡,家穷以卖顾绣扶孤成长。据清嘉庆年间《松江府志》记载,顾玉兰“工针黹,设幔授徒,女弟子咸来就学,时人亦目之为顾绣。顾绣针法外传,顾绣之名震溢天下”。她历时30余年传授顾家绣技,城中许多妇女学习顾绣以营生计。达官显贵、富商巨贾争相购藏顾绣珍品,顾绣身价陡增。至清代,宁、沪、苏、杭纷纷设立顾绣庄、顾绣店,在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顾绣几乎成为丝绣美术工艺品的通称。连《红楼梦》都有描述:贾元春得一绣佛云:“顾绣,女中神针也。”可见声誉颇高。

  露香园顾绣源起于名门闺媛,是观赏性的画绣艺术品,并无实用功能,成就一幅好作品不仅要有钱、有闲,而且要有艺术修养的女子才能完成。晚清的腐败动荡使顾绣走向衰落,鸦片战争后彻底打碎了“士大夫”阶层生存的社会基础,“闲情雅致”的顾绣退出“江湖”,但它精湛的技艺随着绣娘散入实用性绣品的工坊而对苏、湘、蜀、粤四大名绣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顾绣从此在民间艰难地生存着,1905年松江慈善机构“全节堂”开设“松江女子学校”(后改为“松筠女子职业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均设立“女子刺绣班”教授顾绣。后来学校毁于侵华日军的炮火,最后一届毕业生中的戴明教女士成为“文革”后松江工艺品厂的传艺之人。另外,上海戏剧服装厂、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以及徐家汇天主教堂都曾是传承经典顾绣的重要基地。

  2005年上海鲁克龄先生集25年挖掘整理建立了“露香园顾绣研究所”。

  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顾绣列入其中。渐行渐远的顾绣跨越400年又慢慢地向我们走来。

 

下一篇:顾绣起源上一篇: 顾绣的传人
此文关键字:顾绣